您好,歡迎來到冷凍食品網:國內唯一服務于冷凍食品全產業(yè)鏈的綜合平臺
2020-10-0716:20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(fā)布者:編輯(本文轉載自海鮮指南)
2020年1至6月,我國肉類(包括雜碎)進口475萬噸,相比上年同期增幅達73.5%,上半年我國的肉類進口量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。相比于進口食品的龐大數量,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樣本微乎其微。
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教授王亞星表示:“一些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,一些產品是中國沒有的品種,或雖然有但不能滿足市場,屬于剛性需求,必須通過進口來滿足。”
10月1日,海關總署通報,從巴西進口的一批凍去骨牛肉中,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自7月以來,這已經是我國出現的第16起冷鏈凍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案例。
最初,出現陽性的樣本多為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外包裝。自8月開始,凍雞翅、凍去骨牛肉、凍帶魚等逐漸出現在名單上,來源地從遙遠的巴西和挪威一直延伸到與我國接壤的俄羅斯。
自出現第一例報告開始,要求暫停冷凍食品進口的聲音便不絕于耳,那么有關部門為什么沒有采取這樣的措施呢?
維持進口有其必要性
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,還要從一組數據開始看起。海關數據顯示,2019年,我國各類肉進口總量484.1萬噸,水產品進口量626.5萬噸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今年受疫情影響,為保障市場供應、穩(wěn)定價格,我國進口肉類保持快速增長。2020年1至6月,我國肉類(包括雜碎)進口475萬噸,相比上年同期增幅達73.5%。換句話說,上半年我國的肉類進口量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。
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教授王亞星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一些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,一些產品是中國沒有的品種,或雖然有但不能滿足市場,屬于剛性需求,必須通過進口來滿足。”
王亞星教授同時還提到產業(yè)鏈這一影響因素——這是“國際分工的結果”。他解釋說,中國在國際產業(yè)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一旦分工被打亂,會導致世界性的停工停產?!耙驗樵诋a業(yè)鏈上你這是個環(huán)節(jié),你不做后面的環(huán)節(jié)就無法進行。風險可以通過加大檢測力度盡量避免,但國際產業(yè)鏈被打斷,中國的損失怕是很難估量?!?/span>
暫停不必“一刀切”
另一方面,從實際情況看,相比于進口食品的龐大數量,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樣本微乎其微。
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員李寧此前介紹,截至7月7日,包括浙江、云南、河南、山東、寧夏等地上報的近6萬份食品等樣品中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,綜合來看,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概率是非常小的。
7月10日公布的全國海關風險監(jiān)測數據顯示,海關在227934個冷鏈監(jiān)測樣本中發(fā)現有6個樣本含有新冠病毒。在發(fā)現含有新冠病毒的6個樣本中,產品樣本的個數是0、內外包裝樣本的個數是5、環(huán)境樣本的個數是1。這意味著,這些產品本身并沒有被測出含有新冠病毒,含有新冠病毒的是產品的包裝以及產品所處的環(huán)境。
9月11日,《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(對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進口冷鏈食品境外生產企業(yè)實施緊急預防性措施的公告)》發(fā)布,海關總署要求:同一境外生產企業(yè)輸華冷鏈食品或其包裝第1次和第2次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,海關分別暫停接受該企業(yè)產品進口申報1周,期滿后自動恢復;同一境外生產企業(yè)先后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3次及以上的,海關暫停接受該企業(yè)產品進口申報4周,期滿后自動恢復。
另外,海關總署在此前就已經將防控關口前移,6月17日和21日,中國海關分別暫停德國和美國2家屠宰企業(yè)產品輸華,原因便是其發(fā)生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。同時,巴西Agra公司1家牛肉企業(yè)因有員工檢出新冠肺炎病毒陽性,也向巴官方主管部門報告自愿暫停對華出口所有產品。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(yè)10億+
交易額10億